李绍平教授
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JournalofSeparationScience》副主编
李绍平教授,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与活性成分研究。发表SCI论文等多篇,主(副)编中、英文专著4部,参编英文专著8部,研究成果申请中国专利近20项。
李教授是《JournalofSeparationScience》副主编、《JournalofPharmaceuticalandBiomedicalAnalysis》、《AmericanJournalofChineseMedicine》、《JournalofFunctionalFoods》、《JournalofFoodandDrugAnalysis》、《InternationalJournalofAnalyticalChemistry》、《药学学报A/B》、《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药物分析杂志》、《食品科学》等国、内外10多个专业杂志的编委。李教授是国际中医药学会理事、冬虫夏草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学会药用植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药物菌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药质量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报告题目:
中国产枸杞的质量评价
张菀鑫1,赵静1,*,李文治2,宁初光2,钟倩霞2,李绍平1,*
(1.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澳门;
2.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广东广州)
摘要:
枸杞子为枸杞的果实,是一种著名传统滋补中药,已有多年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历史。目前,中国药典()仅收载Lyciumbarbarum为枸杞子基原,且宁夏被认为是L.barbarum的道地产区,但Lyciumsinensis在日本和韩国也被认为是枸杞子的法定基原植物。在过去十多年中,枸杞在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不同地区也得到广泛种植。特别是,农业上,只根据果实大小、产量和味道等指标选育新品种,对此药性指标缺乏评价。因此,基于活性成分的枸杞质量评价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其保健功效和质量控制。
AA2β(2-O-β-D-吡喃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是枸杞中具有很强抗氧化活性的特异性化合物。此外,多醣也被认为是具有一系列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之一。本研究将基于糖分析,即AA2β和多醣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和免疫增强活性,对中国产枸杞进行质量评价。
编辑:吴楠责编:张睿梅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加工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主办“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出席本次国际研讨会,共聚人脉、共享资源、共谋发展!